福建江夏学院: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思政”路径探索

作者: 邓晓君   审核人: 宋青   文章来源: 中国教育报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20-06-04

“高校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因地因校制宜,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有效“无缝衔接”,进一步凝练提升“课程思政”实践环节中的思政元素,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实践思政”育人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思政路径探索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价值意蕴的应有之意。教育活动的实施需要回归实践的本体认识与人的全面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育定位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培养合乎其发展战略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实践思政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也是当前应用型本科教育对时代要求的积极回应。

近年来,福建江夏学院以海峡西岸经济区特色学科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龙头,将实践思政作为巩固课程思政效果的有效延伸,将实践思政有效嵌入应用型专业集群模块资源配置,构建应用型学科实践思政专业集群联盟,坚持打造又红又专、德技双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精准对接区域经济产业创新链与建设产业学院;同时精准把握与分析构成要素相互关联产生的教育教学效应,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思政路径。

以校本实践思政资源模块配置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英国教育家埃里克·阿什比曾说,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要积极探索构建在国家课程坚实基础上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特色校本实践思政育人模式。福建江夏学院,以十三五福建省集中力量重点建设100个对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应用型学科为构建应用型专业集群实践思政模块基础,精准瞄准闽台新兴商贸服务、绿色智能工程技术、基层社会治理三大前瞻性应用型人才培养领域,基于福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福建生态文明建设、冯梦龙研究、海洋强国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形成校本“实践思政”资源,实现模块化精准配置与优化整合。

实践思政创新平台承载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联盟

思想政治教育中蕴含的历史与现实的人文素养,是立德树人应有之意。人文社科通识教育是大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能力的润滑剂。福建江夏学院通过夯实学科集群实践思政专业集群联盟,以经管法传统学科为实践思政人文社科基点,同时重点围绕福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管理学科为基础,以经法学科为辅助,打造工程管理、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新兴学科实践思政承载平台;新兴工科实践思政承载平台引用技术、实验、项目理念,又进一步影响、改造传统人文学科,构建了新文科”“新工科”“新技术管理学”等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2019年,福建江夏学院荣获第四届福建省高校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当先知识竞赛总决赛本科生组一等奖,充分说明思政教育实践育人发挥了良好的机制效果。

实践思政书写新时代高校教师育人华章的奋进之笔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思政的教育教学实践,必须要以对祖国事业的无限热爱、精益求精的专业技术实操与创新能力、严谨求实的技术作风等,让学生充分感悟真理、长知识、明道理、强本领、想创新。福建江夏学院坚持打造又红又专、德技双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全面实施六三三三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程,紧密围绕抓普及、重扶持、树典型、创成果、出经验、推转化六项重点工作,建设资助项目、竞赛活动和实训基地三类型平台,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校内校外结合、师导与生创结合三个结合举措,健全政府部门、学校、社会”三维度保障,在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的教育教学基础上,积极营造崇师爱生人文情怀与教学相长严谨求实、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良好氛围。

实践思政精神塑造精准对接区域经济产业创新链与建设产业学院

教育的本源是精神的塑造,实践的本质是能力的塑造,通过产学研结合中的思想政治实践,进一步凝练塑造实践思政精神内核,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成效的内在逻辑与建构原则。福建江夏学院以新时代职业道德素养与爱国主义人文情怀铸魂为基,逐步巩固学生创新发展战略的思想内生动力与主观能动性;精准对接区域经济产业创新链;积极拓展实践思政人才培养的通用性和适应性,加强校企伙伴关系,以学生实践思政精神内核的塑造提升与强化区域产业发展的学校核心竞争力,通过彰显学校立德树人本色与底色,赢得行业企业的支持和信任;增加区域行业企业对于高水平应用型人才评价,整合高校和行业主管部门、产业链上各环节的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资源,联合组成多主体共建共管的产业学院,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彰显技术创新优势,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助推器、区域技术研发的策源地、企业创新的人才库和技术革新的思想库。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64日第06版,详情请点击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0-06/04/content_580778.htm?div=-1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中路1号 邮政编码:224051
盐城工学院发展与改革办公室、高等教育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