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工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十三五”时期是学校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内涵、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是基本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决胜阶段。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成就
“十二五”期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党委、行政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紧紧围绕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和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遵循“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的基本理念,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深入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依法治校战略,学校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主要体现在:
1.本科人才培养方面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工程教育改革,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学校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新增本科专业20个,获批教育部、省“卓越计划”试点专业8个、省级重点专业(类)7个,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三个专业入选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教育评估。获批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教师获得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1项。获批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省级精品教材12部、省级重点教材11部、教育部产学研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教材项目)8项。新增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获批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7个,校大学生创业园被授予“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称号。荣获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项、交叉创新一等奖1项,荣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1项,在省级以上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获奖400多项。“梦之声”合唱团荣获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应届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考研录取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毕业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学校被表彰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2.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学校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突出拔尖人才、青年人才、国际化人才的重点,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形成了一支学科、职称、年龄、学历结构较为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十二五”期间,学校每年投入3000多万元引进高层次人才,先后引进教授、博士213人。专任教师数由“十一五”末1059人增加到1223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职称13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053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由50.7%提高到86.1%;博士290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由9.1%提高到24%。新增特聘教授6人,新增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新增省“333工程”培养人选15人、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人选17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人选29人。获批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3个。
3.学科建设方面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按照优化结构、打造特色、彰显优势的思路,加强学科体系建设,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扶持新兴学科和应用学科,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重点突出的学科布局。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获批省重点建设学科,并在考核验收中获得“1优3良”的好成绩。紧贴江苏沿海开发和盐城市建设“汽车城”、“环保城”、“金融城”的需要,重点打造建材环保、车辆工程、海洋生物化工、纺织服装、金融管理等5个特色学科群。学校获批省教育厅单列专业硕士培养计划,机械工程、材料工程领域首届全程培养研究生顺利毕业。5年来,与我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高校由“十一五”末的14所增加到34所,我校受聘研究生导师由66人增加到116人,全日制在校研究生由65人增加到180人。全程联合培养研究生55人,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省学位论文抽检率和论文答辩通过率均达100%。
4.科研与服务社会方面
学校坚持把科学研究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支撑,主动适应江苏沿海开发、建材行业和地方发展需要,加强科研平台与团队建设,推进校内外协同创新,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主要科研核心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和跨越。“生态建材与环保装备协同创新中心”获批江苏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新增江苏省模具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环境保护海涂生态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涂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等3个省级科研平台。校科技查新工作站获批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48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项目89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40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5项。获批的国家基金数、省部级项目数分别是“十一五”总和的10倍和5倍。教师发表自然科学类三大检索论文1369篇,出版专著53部,其中三大检索论文数是“十一五”总和的4倍。申请发明专利879件,授权发明专利147件,申请与授权数是“十一五”总和的13倍和18倍。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学校与盐城市共建江苏沿海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江苏科技金融研究院,获批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项目76项,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校技术转移中心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学校省级大学科技园入园企业63家,年产值近亿元。《盐城工学院(社会科学版)》获评全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报。学校获得“江苏高校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5.开放办学方面
学校按照“走出去、请进来、抓重点、强特色”的发展策略,整合各类资源,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建材行业、汽车行业和国内外高校的联系与合作。学校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底特律大学举办车辆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温森斯大学和普渡大学签订“1+1+2”框架性合作办学协议,与1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联系和长期合作关系。“十二五”期间,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2次,获批国家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3项,选送97名教师赴境外高校研修、243名本科生出国留学、游学或校际交流,接受79名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与中国中建材集团、中国中材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与盐城市及相关部门单位共建盐城开放大学、江苏悦达汽车学院,与盐城环保科技城共建卓越环保学院。
6.管理改革方面
学校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各项管理改革,通过改革实现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难题,激发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潜力。组织制定《盐城工学院章程》并通过教育厅核准,完成了新一轮全校性规章制度的清理、审核、发布和宣传工作,新增和修订制度150项。实施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各项工作任务有效落实。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深化干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干部岗位交流制度,实施岗位设置与聘任、职称评审、绩效工资、退休与返聘改革,加大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力度,有效激发了干部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筹措办学经费,推进预算管理改革,规范各类经费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和学校防范风险的能力。后勤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校荣获“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称号。优化配置房产资源,节约型校园建设初见成效,学校成为江苏省第一家通过国家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高校。
7.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学校按照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稳步推进校园基本建设,校区功能不断完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十二五”期间,新建风雨操场、师生活动中心、工程实习工厂、学生公寓28号楼、人才公寓1~6号楼,新增绿化面积18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达16.35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3亿元,比“十一五”末增加1.54亿元。馆藏印刷型文献达170万册,电子资源增速显著,拥有中外文全文数据库34个,自建特色数据库3个,电子期刊3万多种,电子图书100多万种。稳步推进智慧化校园建设,学校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优秀单位”。
8.党的建设方面
学校党委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廉政建设,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党委把握方向、总揽全局、引领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凝练了“崇尚科学、勇于创新、敢于担当、追求卓越”的校园主流价值观,增强了师生员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信心和决心。实行党务工作例会制度,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考核和党支部目标管理工作,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系统组织处科级干部培训,完善中层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实施两轮处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干部队伍素质和履职能力不断提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员干部服务师生、真抓实干的作风明显改进。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廉政教育和文化活动,推进廉政防控试点工作,惩防腐败体系进一步完善。扎实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效能型、廉洁型”机关建设,机关人员工作作风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校园文化、安全稳定、和谐校园建设全面推进,统战、工会、共青团、关工委和离退休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两次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苏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二)主要经验
1.强化目标引领。学校第二次党代会进一步确立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以目标为引领,及时明确了分年度、分系统的重点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强化目标管理。
2.突出内涵提升。学校全力聚焦内涵建设,高度重视拔尖人才引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科研体制机制,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办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3.注重特色凝练。学校抓住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卓越计划”等机遇,加强特色凝练和打造,形成了“能力导向、多元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和面向生态建材与环保装备的学科科研特色。
4.推动转型升级。学校顺应国家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认真总结现有基础条件,深入分析发展机遇挑战,审时度势,积极推动学校由一般的地方工科院校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转变。
5.坚持狠抓落实。学校坚持按照“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要求,狠抓落实,务求实效,通过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强化过程督查和目标考核,有效激发了干部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为顺利完成各项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存在不足
1.对办学目标内涵的理解有待进一步深化。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已经确定,但对“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2.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思想还不够解放,措施还不够实在,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社会参与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部门之间的协同意识、服务效能需要进一步提升,二级学院办学实体地位需要进一步强化,资源配置和利用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3.学科和高水平团队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科方向需要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需要进一步彰显,领军人才和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相对缺乏,标志性科研项目和教学、科研成果数量不多,国家级科研奖励尚未获得,实现获得硕士授权单位的目标需要继续努力。
4.工程教育改革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拓宽。工程教育改革在部分专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覆盖面还不够广,政产学研协同培育应用型人才的特色需要进一步凸显。
5.干部教师的责任担当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干部教师干事创业的激情不断高涨,但部分同志尚存“小富即安”心理,抢抓机遇、用好机遇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还不强,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意识需要进一步强化。
(四)面临形势
当今世界正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十三五”时期,我国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换档升级、提质增效的新常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我国高等教育将更加注重强化内涵、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更加注重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对高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对我校学科专业发展带来新影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这就要求我校适应产业变革的新形势,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学科链嵌入产业链,促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2.区域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对我校学科科技发展带来新机遇。江苏以创新驱动为引擎,大力推进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干的现代产业发展。盐城作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连接点和江苏沿海发展中心城市,大力实施汽车全产业链、新能源汽车、环保科技、海洋经济、清洁能源、大数据、智能终端产业、航空产业、金属新材料、健康产业等产业创新“十大工程”。这就要求我校积极策应地方产业发展的需要,强化科技创新对地方经济建设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3.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国家和地方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盐城市创建最具发展活力的创业城市和全国有影响的创新型城市,需要培养、集聚一大批地方产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这就要求我校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重点和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4.江苏高等教育普及化对提高我校整体办学质量提出新挑战。江苏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50%以上,优质生源的竞争日益加剧。我校作为地处苏北的普通高校,在吸引优质生源、引进高层次人才、争取教育资源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这就要求我校必须进一步创新理念、创新思路,以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不断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
经过建校近60年、升本20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期间的快速发展,我校办学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全校上下思想更加统一,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信心极大提振,这为我校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思想基础和坚实的物质基础。
所以,“十三五”时期仍然是我校事业发展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抢抓机遇,用好机遇,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更加注重特色发展、更加注重创新发展、更加注重需求导向,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奋力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江苏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教育事业发展新形势,秉承“笃学格致、厚德重行”的校训,弘扬“崇尚科学、勇于创新、敢于担当、追求卓越”的校园主流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知行合一”的育人方针,坚持走与行业、区域融合发展之路,深入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依法治校”战略,进一步彰显特色、强化应用、提升水平,努力实现学校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发展思路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与行业、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品牌特色。
——坚持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加快延揽、培育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努力造就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彰显学科特色,凝练科研方向,汇聚科研团队,提升科研水平和服务地方能力。
——坚持以开放办学为路径,积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内外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与行业、地方的融合发展、紧密合作,不断拓宽学校新的发展空间。
——坚持以主流价值观为引领,建设具有盐工特色的校园文化,打造一批有影响的文化品牌,营造科学与人文精神并重的育人环境,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坚持以依法治校为保障,把法制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促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一)“十三五”期间的总体目标:
坚持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服务社会水平显著提升,文化引领功能更加突出,成为一线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要基地、行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沿海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综合实力跻身全国高校前300位,在全国同类高校处于领先地位,具备独立升格大学的基本条件,基本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二)“十三五”期间的具体目标:
——到2020年,全日制本科生规模稳定在2.3万人左右,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规模达500~600人,各类留学生规模达200~300人,成人学历教育在校(册)生2万人以上,非学历教育培训1.2万人次以上。
——到2020年,全校教职员工1800人左右,专任教师总数达1500人左右,其中,教授等正高职称人员210人以上,博士600人以上。引聘国内外大师级人才10人,引聘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30人,引进优秀博士、博士后300人,引聘国内外有影响的高水平学科团队10个。遴选“黄海学者”领军人才20人、“黄海精英”学术带头人30人、“黄海新秀”拔尖人才100人,建设省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稳定的科研团队10个。新增省级以上人才工程人选70人左右,省级以上优秀科技创新团队5~7个。新增具有海外研修经历的教师150人以上。
——建设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名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实现毕业生的高质量、高层次、高满意度就业,本科生考取研究生录取率达20%。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3项。建成省级品牌专业3个,新增省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3~5个,6~8个专业通过工程认证或行业评估。新增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8~10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6~20门,建设校级在线开放课程40-50门。新增国家规划教材2~3部、省重点(规划)教材10~15部。新增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省级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中心1~2个。
——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获批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3~5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3~5个。化学、材料学科力争进入ESI排名前1%。建成省级重点特色学科5~6个,新增省级优势学科1~2个。
——实现科技总经费6亿元;获批国家基金项目220项、国家重点科技专项及行业重大项目3项;实现重大科研产品开发并实现产业化5项、重点科研成果转化30项以上;新增省级科研平台4个;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30项,其中省级一等奖及以上2项,实现国家级科技奖项零的突破;发表三大检索及高水平人文社科论文2500篇,高影响因子及高引用率论文比例显著提高;出版学术专著100部;授权发明专利600件,实现转让200件。
——师生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员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更加提高,制度建设更加健全,党的组织基础更加稳固,惩防腐败体系更加完善,校园文化更加繁荣,校园环境更加和谐稳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居全省高校前列。
四、主要任务和工作举措
为顺利实现上述目标,“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着力推进“八大工程”。
(一)人才培养工程
牢固确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遵循现代工程教育先进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调动教师潜心教学的积极性,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1.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实施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方向自主的培养方式。深化“校企合作、产学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扩大订单培养、联合培养的范围。推进学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成立“优培学院”。建立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训练、导师帮扶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深化学分制改革,扩大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的空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努力培育优秀教学成果。
2.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全面推进“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强化优势、优化结构,推进专业内涵建设,促进专业特色发展。重点打造省级品牌专业,强化优势专业,调整提升传统专业,扶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专业,做到品牌专业国内有影响,优势专业省内有地位、产业支撑专业特色明显。制定认证规划,构建保障机制,积极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3.推进课程教材建设。完善课程建设规划,健全国家、省、校三级课程建设体系。加强课程资源建设,鼓励开发各种基于信息化的课程资源,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大力培育优秀教材,重点打造省级以上重点教材或规划教材,鼓励开发新教材和特色教材。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鼓励教师探索翻转课堂、慕课等新型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完善课程考核体系。
4.加强实验室建设。高起点制定产教融合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按照教学科研实验室一体化建设的理念,加强集专业教学和产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实践平台建设,加大各类实验室平台的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实现各类实验资源的开放共享。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和绩效评估,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5.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按照工程化培养的理念,构建融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基于企业实际的仿真实践教学,进一步推广“预就业”、“项目绑定”、“双导师制”实践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工程化,项目设计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工程实际,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比例达60%以上。进一步完善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
6.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参照通用标准、行业标准、专业认证标准及审核性评估要求,修订我校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健全教学状态数据库,积极开展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和教师教学评估,坚持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进一步加强评教工作,构建教学工作奖励与警示机制。充分发挥质量监控数据的作用,形成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7.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坚持立德树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开展形势政策和社会实践教育,创新思想引领的方式方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加强素质拓展体系建设,加大菁英学生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素质引导类课程和活动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加强美育和人文社科类课程建设,持续开展“书香盐工”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体育和国防教育,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健全人格。
8.做实招生就业创业工作。加强国家招生形势政策的分析研究,加大招生宣传工作力度,努力吸引优质生源。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体系,拓宽就业市场渠道,加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落实个性化的就业帮扶措施,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建好青年创业学院、创业研究院和大学生创业园,充分利用校友创业资源加强对学生的扶持和指导,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二)师资建设工程
坚持“引进急需人才、用好现有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工作方针,以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为核心,以人才梯队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激发人才潜力,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1.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制定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聘“1331”计划,围绕学校重点学科发展方向和重点科研领域,创新人才引聘形式,大力引聘国内外大师级人才、国家级杰出人才、优秀博士、博士后、高水平学科团队来校工作。采取兼职挂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合作、科技咨询等多种方式,加大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柔性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和沟通,充分利用盐城市人才引进“515”计划的各项优惠政策,构建与政府、企业、行业之间高层次人才共引、共享、共用的合作机制。
2.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制定实施校内人才培育“2311”计划,加强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拔尖人才和高水平科研团队的培育。优化各层次人才的遴选和考核指标,通过动态考核、定期评估和末位淘汰等方式,持续激发各类人才的研究活力。完善教师培训体系,采取校内与校外、传统和网络、课程与实训相结合的多元化培训模式,提升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成效。建立教师学科和专业分类发展制度,充分发挥发展性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导向引领作用。制定并实施国内外知名高校访学制度,鼓励和支持优秀教师赴境外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学科从事学术访问、科技攻关和博士后研究,加大对入选校级境外研修项目的资助力度。鼓励教师开展国内专业访学研修。有计划地选送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大中型企业或重点研究机构参与产学研合作,不断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
3.打造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深入实施“学科创新团队建设工程”,根据学校办学积淀,瞄准国内外学科发展前沿、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凝练学科和团队建设的方向和特色,紧紧围绕构建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配置资源,充分发挥资金、设备、项目等综合效益和导向作用。积极探索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导的团队组织模式,构建发展目标明确、梯队结构合理、具有良好合作精神和发展潜力的教学科研团队,重点建设和培育一批优势学科的科技创新团队和标志性的科技创新成果。在科研团队建设方面,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特色,重点打造土木、电气、纺织、汽车、环保装备、固废资源化利用、烟气净化监测等方面的团队。出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在资金、场地、管理机制等方面形成制度化保证。
4.优化辅导员和实验员队伍。科学设岗,合理定编,做好辅导员和各类教学科研辅助人员编制的科学核算与分配。按照“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要求,加强辅导员队伍培训,完善辅导员工作考评体系,畅通辅导员发展出口,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通过应届硕士生人事代理、社会招聘、校内返聘、教师岗向实验技术岗流动等多种形式,补充优秀的实验管理与技术人员。建立实验管理与技术人员综合考评体系与晋升激励机制,加强业务培训,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基础实、实验技能强的实验管理与技术人员队伍。
(三)学科引领工程
坚持“统筹规划、整体提高、扶优扶强、重点突破”的原则,适应江苏省和盐城市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整合学科资源,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增强学科发展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1.打造优势特色学科。对接盐城实施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打造现代工业体系的工业转型发展目标,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在服务沿海蓝色经济带、市域绿色产业群、区域高端装备产业链过程中,打造优势特色学科。整合现有学科资源,重点打造绿色建材与新材料特色学科群、智能制造及高端装备特色学科群、环境保护及新能源特色学科群、海洋生物化工特色学科群、大数据与现代管理特色学科群,重点凝练和培育20个左右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2.推进硕士学位点建设。重点支持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等一级学科建设,力争1~2年内获得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重点支持环境工程、物流工程、电气工程等学科领域,力争1~2年内获得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加大力度建设管理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水产等一级学科,力争部分学科5年内获批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加大力度建设车辆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纺织工程、计算机技术、渔业、金融、工商管理等学科领域,力争部分学科领域5年内获批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按照“知行合一、面向职业、注重实效”的原则,完善“产学融合、项目绑定、过程控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3.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面向建材、环保、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发展转型的战略需求,重点在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新一代信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等学科领域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加强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内涵建设,组织申报江苏省重点学科(培育)。重视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工商管理等3个一级学科内涵建设,为申报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奠定基础。积极发展体现盐城海盐文化、红色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的人文社会学科。
4.加强学科团队建设。策应创新驱动战略,对接区域产业链、创新链,围绕地方行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进一步凝炼相对应的研究方向,以学校现有学科为基础组建跨学科团队,优化团队结构,加强梯队建设,有选择有重点地开展联合研究、协同攻关,努力在国家级重大项目和国家级科技成果上取得突破。
(四)科技攀登工程
瞄准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行业重大需求,凝练科研方向,汇聚人才资源,加强协同创新,努力建设大团队、打造大平台,承接大项目,推出大产品、产出大成果,提高科研核心竞争力和服务社会能力。
1.培育国家重大重点项目。进一步强化国家基金、省基金等各类计划项目的培育与申报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责任考核,推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在研项目管理,做好项目计划的制定、跟踪、检查和督促。在目前国家自科基金、省自科基金及产学研项目、协同创新三个千万级科研项目渠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科研项目渠道,重点瞄准千万级的重大专项,千万级的行业企业合作、千万级的地方企业合作项目,实现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项目的突破。
2.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以“生态建材与环保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以“江苏省新型环保重点实验室”建设为载体,对接生态建材、建材装备、环保装备、海涂种养殖及深加工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学科前沿,以重大目标产品为导向,组建专职科研团队,通过跨学科之间的协同,开展项目的先期研究,迅速提升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按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的申报要求,加快江苏沿海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等平台建设。做好江苏科技金融研究院等人文社科类研究院(中心)的培育建设工作,力争获批1-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3.打造高水平科研成果。大力实施重大科技产品开发与应用培育工程,联合中建材、中材集团等大型央企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开发具有较高显示度的高新技术产品,建立行业示范工程,提升服务行业的影响力。立足现有技术基础,联合地方大中型企业,围绕生态建材、新型材料、环保装备、智能制造、海涂生物、新能源开发、新能源汽车、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协同攻关,寻求突破,研制和开发一批企业急需、市场看好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做出精品,做出示范,做出影响,提升服务地方的能力。在项目的基础上,对已形成的成果进一步凝练整合,形成系统性的大成果,形成理论、学派,努力冲刺省部级一等奖和国家级奖项,形成标志性的成果,提升学校在行业、区域发展的影响力。举全校之力为重大项目提供相应的环境和条件保障,确保取得标志性的重大成果。大力推进专利发明与申请工作,提高发明专利的授权数和转化率,努力形成一批有重大社会贡献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成果。
4.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根据地方产业和企业发展需要,鼓励科研团队主动融入企业创新和研发活动,鼓励科研骨干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促进企业产品升级、转型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省级大学科技园为载体,推动大学科技园、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实质性运作,促进科研成果孵化。加快推进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中心建设,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技术转移分中心建设,培育和建立一批稳固的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基地,实现重大科研产品的转化与应用。
5.加强学术道德和科研环境建设。建立健全学术道德标准和学术规范,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师生进行学术道德和诚信教育,营造良好学术气围。制定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具体办法,完善学术发展与评价机制,严肃查处学术不端行为。积极倡导合作创新的科研氛围,引导教师坚持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坚韧不拔、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自觉维护学术声誉。
(五)开放办学工程
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办学理念和经验,吸收利用各类优质办学资源,积极拓展合作办学的途径和方式,做到既开放融合,又独具特色。
1.加强与国家建材行业的深度合作。与中国中建材集团、中国中材集团共同推进国际一流水平的建材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各自创新资源,构建创新联盟,促进科技人才的融合和科技队伍建设;共同开展建材领域基础性、前瞻性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科学研究,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和水平,共同培育并形成一批引领和推动建材行业发展的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在学生实习实践、研究生培养、青年教师培训等方面加强合作,形成双方合作共建、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2.深化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加强与盐城市政府共建盐城开放大学,完善开放大学、社区大学、继续教育系统办学网络,建设盐城市民终身学习网,构建市民终身学习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盐城开放大学在地区终身教育中的中心和龙头作用。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大中型企业的合作,联合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加强与江苏悦达集团、盐城市经信委、盐城市汽车办共建盐城悦达汽车学院,争取政府在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上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汽车行业专业人才的新机制。加强与江苏悦达集团、盐城市科技局、盐城市汽车办、盐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江苏沿海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在汽车现代制造技术、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性能检测、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共建2-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汽车制造与检测教学实验中心,力争成为省级教学示范中心。加强与盐城环保科技城共建卓越环保学院,在联合引进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卓越人才、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等方面深度合作。加强校友会、基金会建设,拓展学校与校友、与社会力量之间的合作,建立社会参与支持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3.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策应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进一步巩固扩大与省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努力寻求更多的与学校发展方向、发展重点相一致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开展科研攻关、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联合申报重大项目和成果,不断提升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水平。深化与江苏大学的合作,争取获得更大的支持。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巩固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升合作办学质量。扩大中外合作办学渠道,拓展品牌专业、重点专业和工程 认证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更多高校开展新的项目合作。探索国际人才培养合作新模式,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需求,探索本科生、本科生与硕士生等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学生交流,以及短期交流和访学等多种合作形式,鼓励更多学生走出去。积极推动与国外大学、科研机构、跨国公司、跨国技术转移中心的合作,探索国际合作共建实验室或研究中心,承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参与国际合作项目、申请国际发明专利、联合发表高水平论文。鼓励支持科技创新团队联合国外优质资源申报国际合作课题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六)管理创新工程
坚持“更新观念、规范管理、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激发活力,促进和谐”的管理理念,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努力建立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激发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活力。
1.完善内部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调动教学院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民主监督作用。深化校务、院务公开,充分发挥教代会、学代会作用,切实保障师生员工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2.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改革,科学核定各部门单位的岗位和编制,科学制定各级各类岗位聘用条件,建立健全分类聘用、分类管理、分类考评的岗位管理体制,激发各类人员的潜力和活力。深化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充分发挥职称评审的导向作用,积极探索岗位指标下达和学科评议的新模式。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现有绩效工资实施办法,以第三轮岗位聘用为契机,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三级、五级岗位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待遇,提高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3.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加快内部管理信息化步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各项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坚持勤俭办学,强化开源节流,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深化财务预算管理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财务风险控制。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建立分类定额管理、超额有偿使用机制,教学科研资源优先向重点团队、重点项目、重点平台倾斜。统筹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和共享水平。做好资产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加强闲置资源的开发利用。
4.提升服务师生员工水平。积极构建校园公共服务体系,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使师生员工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满意。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努力建设幸福盐工,为每位师生员工创造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实现教职员工收入待遇和个人发展与学校事业发展的同增长、共进步,让师生员工在学校共建共享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关心离退休老同志的思想和生活,改善老同志的活动条件,营造尊老爱好的良好氛围,使老同志们老有所享、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提高对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巩固平安和谐校园的建设成果。积极协助政府尽早完成西校区家属区拆迁工作。
(七)校园建设工程
围绕学校发展目标,以校园基本建设为平台,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科学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办学环境,努力建设美丽盐工、智慧校园。
1.明确南北校区功能定位。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规模、学科专业结构和现有设施条件,合理确定南北两个校区的功能定位,校区布局基本定型。
2.完善校园基础设施。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资源,建成产教融合工程技术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学术交流中心等教学科研设施。根据南北校区功能定位,补充必要的办学资源,建成研究生公寓、留学生公寓、青年教师周转公寓和盐城开放大学学员公寓。通过挖潜、调剂、改造等途径,用好存量资源。分期分批做好北校区教学生活设施的维修改造。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推进水电节能改造,完善节能监控平台,加大节能科技成果应用,切实降低校园能源消耗。
3.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加强校园环境的整体规划设计,增加绿化投入,形成“校园常绿、四季有花”的绿化环境,建设一批与校园环境相融合、体现学校传统、彰显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的景点,形成一区一景的优美育人环境,达到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加强两个校区建筑楼宇的内部装饰,系统策划,统一设计,发挥内部环境的育人功能。
4.提升校园信息化水平。建设学校统一的数据平台、统一的身份认证平台和统一的信息门户,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校园管理的智能化。丰富图书馆信息资源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信息化教学与学习中心。建设数字化产学研信息平台,提供开放、协同、高效的数字化产学研环境。
(八)党的建设工程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握方向,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积极营造凝心聚力、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1.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主导权和话语权,坚持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创新教职工政治学习形式,引导干部师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校园主流价值观,提高思想理论素养。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和几代盐工人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奋发有为的办学传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师德典范,引导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加强学风建设,严肃考风考纪,以“标杆工程”为引领,激发学生刻苦钻研、勤奋学习、成人成才。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讲好盐工故事,传播盐工特色,塑造盐工形象,不断扩大学校影响力。建设具有盐工特色的校园文化,切实发挥校园文化引领风尚、陶冶师生、推动发展的作用,不断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实施党建创新工程,加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突出政治属性,强化服务功能,深入推进服务型党组织示范点创建活动。不断优化党组织设置,探索依托学科、团队、实验室、社团设置党组织的有效方式。建立健全党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建立党组织活动项目化、目标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目标考核和党支部目标管理。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统战、共青团、关工委及离退休工作的领导,探索建立党员关爱基金,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增强向心力,汇聚正能量。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20字好干部标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江苏省委《关于从严管理干部“五个要”的若干规定》等文件精神,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紧紧围绕学校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并形成长效机制,聚焦忠诚、干净、担当,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和执行力。不断完善和创新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促进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理论素养、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德才素质和履职能力。坚持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干部能上能下的工作机制,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
4.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深入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规范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坚持常委会向全委会和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制度。坚持党代表任期制,充分发挥党代表在重大决策、推荐干部和联系群众等方面的作用。坚持二级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完善二级学院党政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科学制定学校惩防体系建设工作规划,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廉政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引导干部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学生诚信学习。进一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强化执纪监督,着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和浓厚氛围。进一步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效能型、廉洁型机关建设,不断增强机关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五、组织领导和规划实施
(一)加强领导,协调推进
高度重视规划在统一思想、明确方向、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的责任体系,建立专项规划、院部规划与学校总体规划的协调衔接机制,确保学校各项事业整体协调推进。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十三五”规划的学习宣传工作,在全校上下大力营造推进落实规划的良好舆论氛围,使“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发展蓝图深入人心,让实施发展规划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
(三)狠抓落实,强化督查
对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学校将与年度计划、年度经费、年度考核相结合,科学分解到相关部门、相关学院和相关科研机构,明确目标完成的时序要求,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与督查,确保学校“十三五”改革发展任务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