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工学院“十三五”科学研究与服务地方发展规划

作者: 佚名   审核人: 宋青   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20-04-07

“十三五”是学校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关键时期。构建高水平科研体系,建设高水平科研团队与平台,开展重大科技创新活动,提升科研和科技服务水平,是建设和支撑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必由途经。为谋求学校事业发展新跨越,实现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全面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及服务社会能力,结合《盐城工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科技工作总结

(一)主要实绩

 “十二五”我校科技工作以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以加强内涵建设和营造创新氛围为核心,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协同创新为抓手,强化优秀人才引进与培养,加强科研团队与平台建设,着力构建新兴应用学科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积极实施项目培育计划,全面提升科技研发水平和服务地方能力。顶天攀高,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立项实现大幅增长。立地服务,产学研合作取得重要进展。创新竞争激励机制,增强持续发展动力,创新环境和科研基础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经过五年的努力,学校科技工作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主要科研核心指标大幅攀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和跨越,名列全省同类高校前列,部分核心指标闯入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得到社会高度评价。

1.科研总量快速提升。“十二五”期间,我校科技总量快速攀升,实际科技经费总量达20045万元。其中纵向科研计划项目到账经费9236万元,横向合同项目到账经费6509万元,大学科技园项目经费4300万元。科技经费总量是1996年建院至十一五末15年累计总和的3.6倍。

2.科研项目立项实现新跨越。“十二五”期间,我校共组织申报理工类科研项目1642 项,申报社科类科研项目1245项。合计获批国家级项目14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9项,国家社科基金7项,获批863和科技支撑子项目5项,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2项。获批省部级项目408项,获批市厅级项目840项。获批的国家基金数、省部级项目数分别是1996年建院至十一五末累计总和的10.1倍和3.8倍,遥居全省同类院校首位,近两年连续超越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获批国家自科基金31项,列江苏高校第25位,列全国第251位,闯入全国300强大学行列,标志我校科研创新已经迈上一个崭新台阶,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3.科研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十二五”期间,我校科研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新增省级以上科研平台3个,新增市厅级平台2个,有力支撑了学科的发展和科学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展协同创新工作,成功获批“江苏高校生态建材与环保装备协同创新中心”。贴紧地方行业需求,成立盐城工学院汽车零部件及环保装备智能制造研究院、江苏沿海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江苏科技金融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成功获批“江苏省模具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江苏省海洋滩涂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扎实推进江苏省新型环保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实验室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评估。积极推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工作,成功获批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江苏省省级技术转移中心。加强科技信息交流,重视数据库建设,获批教育部科技查新站。大学科技园被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授予“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4.科技创新成果获得新成就。“十二五”期间,我校获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2个。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及成果奖励(含学会)25 项,获盐城市科学技术奖53 项(其中一等奖8个)。全校累计发表科研论文4899篇,其中SCI论文499篇,EI论文783篇,ISTP论文 87 篇,三大检索论文数是1996年建院至十一五未累计总和的3.2倍。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955篇,出版学术专著53 部。申请专利1173件,其中发明专利879件,获得授权专利438件,其中发明专利147件,申请与授权数是建院至十一五未累计总和的19倍。截止9月30日,我校今年发明专利实审公开数达277件,分别列江苏高校第14位和全国高校第82位,闯入全国100强大学行列,授权数60件,分别列江苏省高校第21位和全国高校第129位。

5.产学研合作取得新成效。“十二五”期间,我校全面拓展政产学研合作领域,努力提升合作水平与成效。与盐城市财政合作设立大学科技园联合创新资金项目52项,与企业联合申报并获批省级以上项目289 项,获批省产学研联合创新项目76 项。2015年获批省产学研联合创新项目39项,获资助经费590万元,列全省高校第一位。标志着我校产学研合作与服务地方工作取得实质成效,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与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支撑力量。建立技术转移分中心7个。与省内外大型企业和地方政府建立校企联盟,共建研发中心,共签订合作协议707项。举办各类科技成果洽谈及交流会420次,实现技术转化和成果转让363项。

6.学术交流打开新局面。“十二五”期间,我校积极承办、协办和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帮助指导项目立项、评审和验收,定期举办高层次学术报告会和研讨会等活动,有力促进了校园学术氛围的形成,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7.科技政策制度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学校根据学科及科研工作实际,着力加强制度创新,不断完善科研管理与激励机制,建立充满活力的运行管理体制。修订并出台了《盐城工学院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盐城工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盐城工学院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盐城工学院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盐城工学院科技工作目标激励考核评价办法》、《盐城工学院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制度。


“十二五”核心指标及完成情况表

序号

指标

目标

完成总量

完成%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

科研经费

6000

20045

334

1511

2044

4185

5545

6823

2

国家项目

100

555

555

9

12

32

41

49

 

国家基金

7

6

20

29

33

3

省部项目

31

38

61

126

152

4

市厅项目

 

840

 

63

76

173

236

292

6

SCI(E)

400

1369

342

57

81

81

115

165

7

EI

109

112

148

191

223

8

ISTP

9

1

29

22

26

9

专利申请

 

1173

 

65

107

146

285

570

 

发明专利申请

 

879

 

45

70

138

226

400

10

授权专利

70

438

625.7

10

31

70

111

216

11

授权发明专利

 

155

 

7

11

19

30

88

13

省部级奖

15

25

166.7

1

2

8

6

8

14

市厅级奖

 

53

 

12

10

8

11

12

15

省级以上平台

 

7

 

1

1

1

2

2

16

省级优秀团队

 

2

 

 

 

1

 

1

“十二五”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归功于学校长期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归功于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归功于二级学院的科学谋划与积极组织,离不开广大科研一线老师们的辛勤努力。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十二五”期间我校科技及学科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与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面临着许多现实困难,存在着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研究方向分散,科研团队不强。主干学科尚未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科研团队,研究方向零散。缺乏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引领,缺乏优秀人才和科研骨干的支撑,新生力量和杰出苗子难以脱颖。团队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缺乏合作、评价与激励机制,缺乏合作精神和紧密的学术交流。长期团队少,短期团队多。跨学科的团队少,“导师+学生”团队多。团队科研基础积累较少,学术成果层次不高,承担重大项目研发能力不强。

2.科研基础脆弱,创新能力不足。传统学科优势不突出,特色不鲜明,科技创新、技术与产品开发能力较低,大项目、大成果较少。贴近行业、区域需求不够,与大型行业合作较少,社会影响力和贡献度不大。科研的基础条件建设和重点平台建设尚待进一步加强,科研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配制不合理,缺乏有效整合。硕士学位点尚未建立,研究生培养面临较大困难。

3.创新动力不足,学术氛围不浓。自觉的、积极向上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术研究氛围尚未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真知,潜心科研尚未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零散的、局部的、被动的、甚至迫于压力的科研行为仍然是我校当前科研活动的主要特征。科研对学校发展、人才培养和支撑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重要性的认识尚未高度统一,共同理想和创新合力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竞争激励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科技目标责任制没有得到充分落实,创新动力和发展后劲不足。

对于上述问题和不足,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在十三五时期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科技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的机遇

1.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新常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转变,为学校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新机遇。

2.区域创新型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江苏加快实施发展创新型经济以及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服务业提速计划、传统产业升级计划和科教强省、人才强省、沿海开发、对接“一带一路”等战略。盐城作为江苏沿海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叠加的沿海中心城市,正加快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做大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四个主导产业,培育新能源汽车、海洋产业、航空装备等三个先导产业,积极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这些也为我校科技工作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3.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实践带来新机遇。十二五期间学校科技工作取得的巨大进步,标志着我校在顶天攀高、立地服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实践中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学校深入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坚持目标管理、量化考核,为科技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初具规模的科研创新体系、传统的学科特色、十二五奠定的良好基础以及充满活力的广大青年博士,是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希望所在。学校科技工作正处于爬坡越坎阶段,奋力一把就会登上一个崭新的台阶,迎来一片新蓝天。

(二)面临的挑战

1.学校现阶段面临的科研基础脆弱、方向不凝聚、团队难形成、创新动力不足、人才与资源缺乏等诸多现实困难和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学校学科及科技工作的未来发展,其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共同理想和创新合力的形成,创新机制与管理体制急待完善。

2.江苏作为高等教育大省,高校强手如云,学科竞争、人才竞争、资源竞争异常激烈,我校科技事业发展面临着优势学科少、学科难以脱颖、人才引进难、硕士点尚未建立等多种制约因素。

三、十三五时期科技工作的目标与思路

遵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提高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立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背景,确立我校十三五时期学科建设及科技工作发展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

(一)总体目标

构建起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相适应的学科与科研体系,适应区域与行业发展要求,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学科及科研核心指标进入全省25强、全国250强高校行列。

实现科技总经费6亿元;获批国家基金项目220项、国家重点科技专项及行业重大项目3项;实现重大科研产品开发并实现产业化5项、重点科研成果转化30项以上;新增省级科研平台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实现零的突破;建设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团队2个;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30项,其中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奖2项;发表三大检索及高水平人文社科论文2500篇,高影响因子及高引用率论文比例显著提高;出版学术专著100部;授权发明专利600件,实现转让200件。

(二)基本思路

围绕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要求,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三五科技规划》为指南,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区域重大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科研核心竞争力和服务社会能力为目标,以“提升内涵,强化特色,注重应用”为主线,以协同创新为抓手,大力构建应用学科创新体系,促进学科交叉与集成,推进学位点和优势学科建设,强化科研团队和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基础与应用研究。推进“国字头”科技品牌工程建设,实施“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产品、大成果”科技攀登工程。积极推动与行业、区域的合作与融合,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和战略联盟,推进协同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品的产业化。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激发创新动力,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全面推进学校科技工作持续、快速发展,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三)具体措施

1.以重大项目合作为牵引,大力推进高水平科研团队的形成与建设。紧紧围绕学校重点研发方向和承担的重点科研任务,汇聚优秀人才,组建科研团队。大力支持科研团队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优先支持科研团队申报国家、省优秀创新团队和各类科技成果,优先支持科研团队实验平台建设,支持科研团队成员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加强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与引进,建立充满活力的团队合作、交流、评价与激励机制。按照任务大小,责任轻重、发展重点和发展潜力的不同,分类规划,分类指导,区别资助。实行目标和动态管理,依据任务完成情况和建设成效调整支持力度。以科研任务为牵引,鼓励跨学科跨部门自由组建团队,促进队伍结构和学科领域的合理布局,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重点强化生态建材与环保装备科研团队、滩涂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科研团队、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制造科研团队、现代金融与物流产业科研团队的建设。 

2.以协同创新为抓手,大力实施科技攀登工程计划。围绕国家、行业、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关键共性问题,以江苏高校生态建材与环保装备协同中心建设为载体,打破学科、学校、行业和地区壁垒,汇聚校内外创新要素和创新力量,联合国内外知名院所和大型行业企业开展协同攻关,追求协同发展。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大项目、大产品、大团队、大平台、大成果”五大科技攀登工程,吸引和汇聚优秀人才,带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科研大团队的形成,推动特色优势学科和重大研发平台的建立,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承担重大项目研发的能力,力争在国家重点科技专项和行业重大项目立项与研发上取得突破,努力实现“国学头”科研成果的获得和核心指标的突破。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强化学科绩效评价,积极推动化学、材料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积极推进材料工程、机械工程和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建设, “十三五”期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

3.以区域和行业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科研产品开发和技术转化。适应应用学科发展要求,贴近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立足现有技术基础,联合地方大中型企业,围绕生态建材、新型材料、环保装备、智能制造、海涂生物、新能源开发、新能源汽车、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协同攻关,寻求突破,研制和开发一批企业急需、市场看好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力求做强产品,做大市场,做出精品,做出示范,做出影响,提升服务地方的贡献度。大力实施重大科技产品开发与应用培育工程,联合中建材、中材集团等大型央企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开发具有较高显示度的高新技术产品,建立行业示范工程,提升服务行业的影响力。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创新创业热情,加大资助力度,大力推进专利发明与申请工作,提高发明专利的授权数和转化率,加速成果转化和产品的产业化,努力形成一批有重大社会贡献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成果。

4.以基础创新能力提升为目标,大力推进国家基金和各类基础项目的立项与研发。积极推进科研基础条件和环境氛围建设,激发广大教师科研创新热情,推动基础研发和创新活动,加速基础创新能力的提升。挖掘学科潜力,融合学科资源,整合学科团队,积极争取高层次项目。拓宽项目申报渠道,提高各级各类项目申报数量。继续强化国家基金、省基金和各类重点基础项目的培育与申报工作,明确目标与任务,建立责任考核机制,促进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全员发动,高效组织,加大投入,努力提高申报书的质量和数量。加强在研项目的管理,做好项目计划的制定、跟踪、检查和督促,促进科研项目任务的顺利完成,努力产出和积累一批高水平的研发成果。

5.以科技资源共享为机制,大力推进科研机构建立和高水平平台建设。紧紧围绕学校优势学科群体和重点研发方向,围绕重大研发任务,整合和调配科技资源,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实现资源科学配置,发挥资源最佳效率。积极推行科研机构和团队一体化建设管理办法,按照任务需求和有偿使用原则面向科技创新团队配置实验室资源。按照“总体规划、资源共享、集成创新、彰显特色”的要求,重点强化四类科研机构与平台的建设:一是围绕生态建材与环保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和任务,汇聚各方创新要素,强化校内研发平台和校外研发基地的建设。二是加快学校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重点强化江苏省新型环保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海涂生物与化工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环境保护与检测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平台的建设,按照国家级平台建设目标和要求,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建设水平。三是积极培植一批新兴研究机构与基地,按照省级平台建设要求做好各项基础培育与建设工作,重点推进江苏沿海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江苏绿色建筑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电气与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生态纺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的建设。四是积极探索文理学科交叉的新途径,加强哲学社科研究基地的培育与建设,重点做好科技金融研究院、现代物流研究院、沿海旅游研究中心、党史党建研究中心、大学生创业研究院等基地的培育工作,力争获批1-2个省级以上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6. 以社会贡献度增加为宗旨,大力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指导思想,紧密结合地方支柱和新兴产业,围绕国家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提升,积极构建政产学研战略联盟,建立稳固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形成政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构建多元化的技术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联合大中型企业,重点推进环保装备与先进制造、生态建材与新材料、环境保护、海洋生物、新能源汽车、电子与信息技术、新型纺织等产学研合作基地的建立与建设。加快推进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中心的建设,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技术转移分中心的建设,培育和建立一批稳固的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基地。以省级大学科技园为载体,促进和推动大学科技园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实质性运作,推动成果的孵化与转化。以产品开发和解决企业重大技术难题为切入点,积极推进重大项目的联合申报、立项和研发,实现从零散的、小型的、短期的项目合作向系统的、有规模的、长期的战略性合作转变,全面提升合作层次与合作水平。瞄准经济建设主战场,围绕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大力鼓励科研团队主动融入企业创新和研发活动,鼓励教师面向行业走向企业,积极推进科研骨干与企业建立一对一合作关系。

7. 以学术氛围营造为重点,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充分调动科研骨干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的积极性,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申请国际发明专利、联合发表高水平论文、出国访问和深造。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团队联合国外优质资源申报国际合作课题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承办国际学术会议。积极推动与国外大学、科研机构、跨国公司、跨国技术转移中心的合作,探索国际合作基地建设路径,共建实验室或研究中心。

8. 以创新动力激发为根本,大力加强科技制度创新。按照继承、完善、创新的原则,优化科研工作体制,完善科研奖励政策和管理机制,增强科技创新的活力。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人才辈出、团队形成、平台构建、成果凸显”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运行管理制度,营造优良的创新环境和氛围;完善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强化科技目标责任制,提高管理效率。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坚持学术道德规范,反对学术浮夸,营造崇尚学术、潜心科研、勇于超越、团结协作的学术氛围;大力推进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更新科技管理系统软件,发挥科技管理系统作用,为广大教师提供科学、高效、优质的服务。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中路1号 邮政编码:224051
盐城工学院发展与改革办公室、高等教育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