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是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使命。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是衡量学校办学条件、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学校“十三五”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和《盐城工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精神,结合学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实验室建设状况
“十二五”期间,学校以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宗旨,根据“优化配置、统筹规划、保证重点、发展特色”的指导思想,通过“2010-2012”、“2013-2015”两个阶段建设规划的实施,积极推进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调整优化实验室结构,扩大实验室规模,增强实验室功能,全面提高实验室建设管理水平,实验室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初步形成了结构科学、布局合理、资源共享、管理规范的实验室新体系,为“十三五”实验室建设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实验室结构更加优化
“十二五”期间,学校根据发展规划,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实验室整体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示范性强的实验教学中心。继“十一五”期间4个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后,有5个实验教学中心成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超额实现了实验室建设规划制定的指标。新增4个省级科研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到“十二五”末,共建成机械(优集)、电气、信息、艺术、人文、外国语、经济、管理、土木、汽车、化工、生物、材料、环境、纺服等15个专业实验中心,基础化学、物理、计算机、电工电子、制造技术等5个公共基础实验中心和工程训练中心,包括1个国家级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和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建设点),年承担实验教学人时数达270多万,实验项目开出率达100%,教学实验室净面积4.3万平米,教学设备总值达1.9亿元。科研实验室共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以及分析测试中心等8个科研平台。合计科研实验室净面积达0.9万平米,科研设备总值达0.8亿元。
(二)实验室条件快速改善
“十二五”期间,学校用于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的经费累计投入经费达1.2亿元,实验条件得到了快速提升。截止2014年底,全校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1.1亿元,大型仪器设备增加186台,按照“做强材料、机械、化工,做大环境、生物、汽车,进一步发展土木、电气、信息,积极扶持经管、艺术、纺服、人文,保障公共基础”的建设思路,教学科研实验室条件得到显著提升。“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实验平台建设,注重适应社会对人才能力培养的总体要求;注重适应地区行业的特点与地方经济发展和生产实际相衔接;注重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相结合。仪器设备先进,现代化程度高,全校实验条件得到整体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对科研学科建设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的能力明显提高,实验室条件建设实现了高速发展。
(三)实验室管理全面加强
通过推进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机构与职能,实验室管理层次明显提升,人、财、物资源相对集中,规模效益充分显现,使用效益不断提高,有力地保证了实验室资源的优化利用。制定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和目标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校、院两级各自管理权限和职责,促进实验室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定出台了《盐城工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规程》、《盐城工学院实验室管理绩效考核与评估实施细则》、《盐城工学院实验室人员定编管理办法》、《盐城工学院关于加强实验队伍建设的意见》、《盐城工学院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等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初步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实验室运行日志》、《实验室开放日志》、《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日志》等得到有效应用。仪器设备得到及时维修保养保持了较高的完好。实验室开放与教学科研实验平台优质资源共享程度有一定提高。实验室资产管理、运行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实验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实验室管理水平跃上新的台阶。
(四)存在问题分析
“十二五”期间,我校实验室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实验室建设仍需持续投入,实验室基础设施与学校发展目标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相比还有一定距离。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高,部分仪器设备老化,实验仪器设备台(套)数和生均教学实验室用房面积不足,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个数偏少,不能完全满足校内实践教学需要。二是实验室割据现象依然存在,实验资源共享机制和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南北两个校区房屋资源的不平衡也是影响学校整体布局优化的重要因素,资源共享共用模式和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三是实验技术队伍严重缺乏,整体素质、业务能力、操作水平不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目前全校专职实验技术人员仅51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30%,工人占20%,社会聘请人员和临工占17%)。
二、“十三五”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学科发展为导向,以平台化、网络化、信息化为目标,整合和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加强资源共享,凝炼特色,优化实验室布局,充分发挥实验室在提高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等工作中的基础保障与导向推动作用,将实验室建设重点放在能够充分展示学科优势特色上来,紧密结合我校学科专业实际,使实验室建设更加科学,经费投入更加合理,建设目标更加明确,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建成一批注重实效、上水平、有特色、亮点多的实验室,使学校实验室整体层次和水平有新的提升。
(二)基本原则
1.有利于集约管理。按基础性、学科群以及学科、专业分类,组建结构完整、功能较全、集中管理、有利开放、效益明显的现代化实验室。
2.有利于保障教学。以促进实验教学体系、内容、方法改革为目标,完善实验教学手段,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服务。
3. 有利于分类建设。按照“公共实验室、专业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三级建设管理模式,提升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
4.有利于提高效益。从学校实际出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实现中心化管理。
5.有利于共享资源。面向教学和科研,向兄弟院校和社会开放,提高技术创新和技术集成,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规划目标与主要指标
1.总体目标
紧密结合学校改革发展的实际,进一步调整实验室结构,加大实验室投入,扩大实验室规模,增强实验室功能,经过“十三五”期间的建设,使学校各类实验室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建立起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学科重点实验室相互衔接、资源共享、有机融合的,立足地方产业优势和行业特色,与区域协同创新的实验室新体系和集约化的新平台,把我校实验室建设成与学校地位相适应,符合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体制规范、管理科学、设施装备先进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基地。
2.主要指标
“十三五”期间,建成国家级产教融合工程技术中心,新增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科研平台)取得零的突破,省级实践教学平台新增3-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科研平台)新增4-5个,获批省级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中心2-3个。校级实验中心上层次、创特色。至“十三五”末,全校基本建成国家级、省级、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和科研实验室相互衔接、资源共享、有机融合的实验室整体格局。年承担教学人时数达350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比例达60%以上,实验项目年更新率达10%以上,新专业实验项目开出率达100%。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总数稳定在90人以上,其中高级职称达30%以上。新增教学科研设备净值1.5亿元,总值达4.5亿元,新增实验用房3万平米,教学科研实验室用房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米。
(四)建设思路
1.教学和科研协同化、基础与专业分层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按照“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效益 、集约发展”的建设思路,把握重点建设方向,提高办学效益,加强优质实验资源平台的建设,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跃上新的台阶。
2. 紧密围绕专业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规划,打造先进专业实验室和学科特色实验室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和学校专业群布局的需要,以强化优势为根本、以突出特色为核心,重点打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等省级品牌专业实验室;继续强化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等优势专业实验室;调整提升纺织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等传统专业实验室;扶持发展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环境工程、环保设备工程、生物工程、车辆工程、金融工程、物流管理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实验室。
围绕学校构建以工为主,理工交融,经、管、文、艺、农等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体系的目标,重点打造服务生态建材与环保装备行业的建材环保特色学科实验室群,服务海洋与滩涂开发的海洋生物化工特色学科实验室群,服务盐城汽车产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制造特色学科实验室群,服务现代金融与物流产业的经济与管理特色学科实验室群。大力推进材料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科实验室建设。
3.保障基础、突出重点、效益优先、分步实施,加大各类实验室平台建设力度。
——继续加大公共基础实验平台建设投入。进一步加强机械制造训练、电工电子实习、物理、化学、公共机房等公共基础平台建设,辐射和覆盖全校学生。
——在学科大类或学科共享的专业基础实验平台建设上,以校、院共建的方式进一步加强人文经管艺术、机电信息、材料化工纺织、海洋生物环境、土木交通等学科大类及专业基础实验平台建设,同时重点投入建成一批学科平台创新实验室,服务于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训练、学生自主开放项目等,着重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素养。
——在学科或专业实验平台建设上,打通教学科研通道,体现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建设理念,给相关学科和学院以充分的自主权和建设权,加大各类学科平台和专业实验室建设。
——在科研重点实验室建设上,以专项经费投入的方式重点进行新型环保重点实验室、模具智能制造中心、省级科研平台建设,培育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建成工业废气治理、工业固废治理实验室,促进模具智能制造中心转型升级,为江苏的环保装备产业和汽车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学校学科融合与创新提供推动力,并为地处盐城的国家级“环保装备产业基地”和汽车零部件生产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在分析测试中心建设上,针对省(部)级重点(建设)学科和学校优先发展学科,更好地为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支撑作用,同时努力通过国家计量认证,提升分析测试中心品牌知名度和学校综合实力。
(五)实验平台建设规划
1. 全校公共性教学设备投入及维持性增补
截止目前,全校共有教学科研设备总值2.8亿元,其中2005年之前设备11322件,总值4216万元,此部分设备已逐步进入淘汰更新阶段。为保障实验教学和正常进行和实验项目的有序开出和新建专业建设发展,确保公共基础机房、语音室等在内的公共基础实验室仪器设备和部分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每年需安排必需的更新淘汰等维持性投入和新建专业实验室建设力度。
经费预算:20002-32500万元。
经费来源:教学科研设备费。
2.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
根据学校“十三五”实验室建设的具体目标,积极做好材料、电气、机械、土木等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的培育与建设工作,信息、汽车、纺织等专业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培育与建设工作,力保“十三五”期间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获批1-2项,省级实践教学平台获批3-5项,获批省级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中心2-3个。全面建成国家级、省级、校级实验中心分层次、相呼应、显特色的实验室整体格局。
经费预算:1000-1200万元。
经费来源:品牌专业建设专项、各级示范中心专项建设经费。
3. 公共基础实验教学平台
按照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继续完善“十二五”期间由物理、电工电子、计算机、基础化学、制造技术训练等实验中心构成的面向全校本科一、二年级的公共基础实验教学平台。重点做好近代物理实验项目建设、实验项目更新设备投入。这类平台投入以设备更新升级为重点,同时强调实验中心内涵建设,加强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不断开发新的实验项目,提升中心的整体实力。
经费预算:400-500万元。
经费来源:主要以教学科研设备费为主。
4. 文科专业实验教学平台
结合人文社科类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弥补以往人文类实验室投入不足的弱点,围绕地方金融产业,加大经济、管理、会计、金融学、艺术等学科专业群实验室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人文社会学科对于工科院校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科生态和谐、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重点做好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企业经营仿真实验室、企业信息化仿真实验室、智能物流实验室、企业税务实训室、人力资源与创业特质测评中心、创业实训室、管理创新实验室(兼创客空间)、财务与资本运营实验室、创业咨询诊断中心、物流工程实验室、审计实验室、酒店前台实验室、旅游信息管理系统实验室、数字媒体艺术实验室、秘书技能培训实验室、茶艺花艺实训室、广告媒体调查实训室、酒店客房、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数字媒体实验室、产品设计实验室、校企设计协同创新中心、虚拟仿真环艺实验室、艺术传播实训中心、绘画语言研究实验室、公共语音室及雅思语音室的正常更新。
经费预算:1500-1800万元。
经费来源:教学科研设备费和省下达示范中心建设专项经费。
5. 材料、化工、海生、环境、纺织等专业实验平台
结合相关学院的专业建设规划与科研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以重点专业、品牌专业和优势学科建设为龙头,围绕生态建材、环保装备、生物化工、海涂开发与保护、纺织与服装等特色学科专业群,主要打造几下几大平台:新型材料制备与应用试验实训平台、盐城环保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化学化工工程实践平台、海洋生物工程实践平台、纺织服装实践教学平台。重点进行化工专业认证实验室、仪器设备更新及创新实验项目开设、仿真示范中心、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水泥钢铁生产虚拟仿真实验室、新能源材料实验室、混凝土耐久性实验室、节能建筑材料实验室、光电材料实验室、海洋水泥混凝土材料实验室、节能玻璃制备实训室、金属材料表面腐蚀与防护实验室、石墨烯复合材料实验室、复合材料实训室、数字化服装实验室、恒温恒湿实验室、纺织品生态实验室、数码印花实验室、服装营销与饰品实验室、产业用纺织品实验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实验室、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改造、卓越环保学院实验室、食品工艺学实验平台、海洋科学新办专业实验室、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食品分析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平台、生物工程专业实验室等建设。
经费预算:3000-3500万元。
经费来源:产教融合工程专项、省下达示范中心建设专项经费、品牌专业专项经费、校企共建、中央财政平台专项等。
6. 机械、汽车、电气、信息、土木等专业实验平台
结合相关学院的专业建设规划与品牌专业建设方案,围绕模具设计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等特色学科专业群,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主导产业,结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培育、科研重点实验室建设,主要进行以下几大平台建设:盐城汽车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智能制造工程实践教育平台、电气新能源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大数据产教协同实践创新平台、绿色生态建筑实践创新平台。重点进行智能制造虚拟仿真中心、机械专业认证实验室完善、学生创新实验室、环保装备实验室、产品智能设计与制造实验室、实验实训基地提升项目、产品智能设计与制造实验室、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集成实验室、产品智能设计与制造实验室、环保装备实验室、实验教学与管理信息化平台、专业基础实验室改造升级、固纬电子联合共建电子实验室、共建西门子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平台、电气控制与PLC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新能源发电与应用综合实验系统、机器人实验与工业自动化实验平台、电气与自动化仿真实验系统、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新专业与给排水专业评估实验室、建筑信息应用技术BIM及虚拟仿真实验室、土木工程海岸工程新方向、结构工程实验室、物联网通信与控制技术实验室、物联网网关与智能节点实验室、网络协议分析与应用综合实验室、大数据与网络安全综合应用实验平台、移动互联智能终端实训开发平台、电子系统与测控技术综合实训平台、网络仿真与虚拟现实实验平台、电子信息处理与仿真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实验室、汽车智能控制实验室、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制造工艺实验室、汽车及零部件性能实验室、汽车虚拟仿真实验室等建设。
经费预算:3500-4000万元。
经费来源:产教融合工程专项、省下达示范中心建设专项经费、品牌专业专项经费、校企共建、中央财政平台专项等。
7. 科研平台及重点实验室建设
大力加强各类科研重点实验室和省级以上科研平台以及校内公共科研服务平台等建设力度。环保装备与生态材料重点实验室以环保与节能为方向,以工业废气治理、工业固废治理实验室建设为重点;模具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响应国家战略布局,抓住国家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契机,适应盐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模具设计制造产业发展需求而搭建的学科集群研究和协同创新平台。“十三五”期间通过专项重点建设,力争使环保装备与生态材料重点实验室和模具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部级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加强其他省级科研平台和重点建设实验室建设,做好省级科研平台的培育工作,“十三五”期间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或科研平台3-5项。做好分析测试中心作为支撑和保障我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不断发展的基础科技共享服务平台的作用,“十三五”期间努力谋求通过国家计量认证,提升学校影响力。
经费预算:1000-1200万元。
经费来源:省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专项经费、教学科研设备费、中央财政平台专项等。
根据以上平台建设方案,“十三五”期间,各部门实验室建设项目规划如下:
“十三五”期间学校实验室建设项目规划表
部门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合计
|
项目
|
金额(万)
|
项目
|
金额(万)
|
项目
|
金额(万)
|
项目
|
金额(万)
|
项目
|
金额(万)
|
全校公共性教学设备投入及维持性增补
|
多媒体教室更新,录播教室,数字化校园化一期项目
|
580
|
全校教学设备更新及实验室安防监控及门禁系统二期项目
|
600
|
全校公共性教学设备更新及维持性投入,实验室改造等
|
450
|
全校公共性教学设备更新及维持性投入,实验室改造等
|
450
|
全校公共性教学设备更新及维持性投入,实验室改造等
|
470
|
2550
|
机械(优集)学院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重品牌业实验室建设
|
150
|
智能制造虚拟仿真中心、机械专业认证实验室,环保装备实验室、产品智能设计与制造实验室
|
240
|
机械系统测控与智能化实验室、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集成实验室
|
240
|
实验实训基地提升项目、产品智能设计与制造实验室
|
220
|
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集成实验室、产品智能设计与制造实验室、环保装备实验室
|
250
|
1100
|
化学化工学院
|
|
|
化工专业认证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更新及创新实验项目开设、仿真示范中心建设
|
200
|
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建设
|
180
|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及专业认证实验室建设
|
260
|
增加仪器设备台套数及实验室开放项目
|
160
|
800
|
管理学院
|
省示范中心建设,企业经营及信息化仿真实验室、智能物流实验室
|
130
|
企业税务实训室、人力资源与创业特质测评中心
|
100
|
创业实训室、管理创新实验室(兼创客空间)
|
100
|
财务与资本运营实验室、创业咨询诊断中心
|
80
|
物流工程实验室、审计实验室
|
150
|
560
|
电气工程学院
|
工业自动化实训室
|
90
|
西门子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平台、电气控制与PLC实验实训基地
|
270
|
新能源发电与应用综合实验系统
|
120
|
机器人实验与工业自动化实验平台
|
160
|
电气与自动化仿真实验系统
|
150
|
790
|
人文社科学院
|
|
|
酒店前台实验室、旅游信息管理系统实验室、数字媒体艺术实验室
|
70
|
秘书技能培训实验室、茶艺花艺实训室,广告媒体调查实训室
|
80
|
酒店客房
|
40
|
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
40
|
230
|
设计艺术学院
|
|
|
数字媒体实验室、产品设计实验室、校企协同创新中心
|
150
|
虚拟仿真环艺实验室
|
150
|
艺术传播实训中心
|
100
|
绘画语言研究实验室
|
100
|
500
|
材料工程学院
|
品牌专业实验室建设
|
150
|
新能源材料实验室、混凝土耐久性实验室
|
280
|
节能建筑材料实验室、光电材料实验室、海洋水泥混凝土材料实验室
|
260
|
节能玻璃制备实训室、金属材料表面腐蚀与防护实验室
|
230
|
石墨烯复合材料实验室、复合材料实训室
|
220
|
1140
|
土木工程学院
|
给排水专业评估实验室建设,城市与地下空间工程实验室建设
|
200
|
建筑信息应用技术BIM及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
|
150
|
土木工程海岸工程新方向建设
|
150
|
结构工程实验室建设
|
140
|
力学实验室完善建设
|
80
|
720
|
纺织服装学院
|
实验室整体搬迁、设备更新与必要的增补
|
120
|
纺织品生态实验室
|
160
|
数码印花实验室
|
100
|
服装营销与饰品实验室
|
80
|
产业用纺织品实验室
|
150
|
610
|
信息工程学院
|
物联网通信综合实验室
|
60
|
物联网通信与控制技术实验室、物联网网关与智能节点实验室、大数据与网络安全综合应用实验平台
|
210
|
移动互联智能终端实训开发平台、电子系统与测控技术综合实训平台
|
180
|
网络协议分析与应用综合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实验室网络仿真与虚拟现实实验平台
|
180
|
电子信息处理与仿真实验室
|
160
|
790
|
汽车工程学院
|
新能源汽车实验室,汽车维修实训中心
|
250
|
新能源汽车实验室,汽车智能控制实验室
|
250
|
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制造工艺实验室
|
250
|
汽车及零部件性能实验室
|
250
|
汽车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
|
250
|
1250
|
环境工程学院
|
环境工程专业认证实验室建设
|
370
|
卓越环保学院实验室建设
|
150
|
卓越环保学院实验室建设
|
150
|
|
|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改造
|
200
|
870
|
外国语学院
|
更新70座语音室1套
|
50
|
语音室更新,英语自主学习中心、作文智能批改系统
|
80
|
日语专业语音室(50座)、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1间
|
100
|
雅思语音室(72座)、口语口译综合实训中心
|
110
|
|
|
340
|
海洋生物学院
|
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海洋科学新专业实验室建设
|
300
|
海洋科学新办专业实验室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
200
|
食品工艺学实验平台,食品分析实验室
|
170
|
分子生物学实验平台
|
140
|
生物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
|
170
|
980
|
经济学院
|
省示范中心建设,财务与金融实验室建设
|
120
|
金融投资与风险管理实验室建设,经济科学基础实验室建设
|
150
|
营销与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
|
80
|
国际贸易与商务礼仪实训室建设
|
80
|
|
|
430
|
数理学院
|
物理实验室更新
|
30
|
近代物理实验室建设
|
50
|
物理专业实验室建设
|
40
|
物理仿真实验室建设
|
60
|
大学物理实验网络教学平台
|
30
|
210
|
省级科研平台建设及国家级平台培育与建设
|
|
|
脱碳氮硫工业烟气检测与评价装置,加工智能化自动化实验室
|
200
|
激光分子束外延生长装备,制造物联实验室
|
200
|
有机废气净化检测与评价装置,高速高精加工实验室
|
200
|
成型工艺实验室
|
100
|
700
|
分析测试中心
|
实验用房调整改造
|
230
|
|
|
计量认证建设
|
50
|
计量认证建设
|
50
|
补充必要设备
|
100
|
430
|
合计
|
|
2830
|
|
3510
|
|
3050
|
|
2830
|
|
2780
|
15000
|
资金安排:合计投入资金1.5亿元,其中分年度投入情况如下,
2016年合计建设项目283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平台专项1500万元,省下拨品牌专业建设费600万元,省下拨示范中心专项250万元,学校教学科研设备费480万元。
2017年合计建设项目3510万元,其中国家产教融合项目设备专项2060万元,省下拨品牌专业建设费650万元,学校教学科研设备费800万元。
2018年合计建设项目3050万元,其中国家产教融合项目设备项目1860万元,省下拨品牌专业建设费650万元,学校教学科研设备费800万元。
2019年合计建设项目3050万元,其中国家产教融合项目1860万元,省下拨品牌专业建设费650万元,学校教学科研设备费800万元。
2020年合计建设项目2780万元,其中国家产教融合项目1220万元,省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建设经费400,争取企业赞助共建实验室360万元,学校教学科研设备800万元。
(六)实验用房建设规划
随着学校专业和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实验用房不足的矛盾日益凸现。“十三五”期间,学校将一方面加大校区分布调整力度,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创造条件,新建实验大楼。
——优化布局、整合资源,新增实验用房
根据目前校区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现状,从2016年秋学期开始,逐步将北校区纺织服装学院实验室搬迁整合至南校怀德楼,将纺织服装学院行政办公用房调整至南校区行政楼附楼。将腾空后的知达楼北区4、5、6层整合为海生学院和化学化工学院实验用房,将腾空后的体知楼5、6楼整合为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区。按此调整规划,将为北校区新增实验用房净面积4500平米,折合建筑面积6500平米。
——产教融合、转型升级,创造条件、筹措资金,新建实验大楼
根据学校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努力转型升级,成功申报国家级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利用国家产教融合项目专项资金支持,在南校区新建产教融合工程技术中心大楼,规划实验用房面积1.2万平米。同时克服学校发展过程中的资金不足的困难,积极创造条件、筹措资金,在南校区新建科研大楼(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面积1.2万平米。同时高起点做好产教融合工程技术中心大楼和产业发展研究院大楼的功能配置和方案布局。
在以上规划的基础上,“十三五”期间我校实验用房总体建筑面积将达到10.3万平米,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提供支撑和保障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并将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功能实验区:北校区材料化工海洋环境类教学科研实验区(行远楼、知达楼);计算机基础信息实验区(体知楼机房)。南校区公共基础实验区(博学楼、工培中心)、南校区电气、信息、纺服类实验区(怀德楼)、艺术学科实验区(润美楼)、人文社会学科类实验区(仁和楼)、机械汽车类实验区(机械馆、工程训练中心)、土木工程类实验区(土木馆)、产教融合实验实训区(产教融合工程技术中心大楼)、南校区科研平台区(模具中心大楼、产业研究院大楼)。
(七)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规划
——明确岗位聘任目标,优化实验队伍结构。实行岗位准入制度,落实岗位聘任,做好队伍整编。通过岗位设置与考核,强化竞争,促进流动,稳住骨干,清除冗员,改善人员结构,提升队伍质量。
——加大实验技术人员引进力度,促进结构优化。通过应届硕士生人事代理、社会招聘、校内返聘、教师岗向实验技术岗流动、合作交流、兼职等多种形式,实行灵活柔性的人员引进制度,多渠道引进优秀的实验技术人才,使实验技术队伍总人数达到适度规模,与学生、教师人数保持适当比例,不断优化学历、职称、年龄等结构层次。“十三五” 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规划见下表。
——科学定编,动态调整。根据我校实验室总体规模和实验教学需要,合理确定实验技术队伍总编制,采取固定编制、考核编制和流动编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对各单位的总编制进行动态调整。
——加强实验技术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将实验技术人员培训纳入日常工作,不断更新拓展实验技术人员知识结构,夯实实验教学理论基础,提高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和晋升体系,优化激励机制。完善实验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办法和聘期考核办法,加强对实验技能、教学科研服务贡献评价,实验系列职称的评定向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设计开发新实验、改造研制新设备等方面倾斜,从而建立更加合理的实验技术人员晋升和考核机制。
“十三五”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规划表
部门
|
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规划(含工程技术岗)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机优学院
|
9+1
|
10+1
|
11
|
11+1
|
12+1
|
化学化工学院
|
8+1
|
9+1
|
10
|
10+1
|
11
|
管理学院
|
2
|
2
|
2+1
|
3
|
3
|
电气工程学院
|
8+1
|
9
|
9+1
|
10
|
10+1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1
|
1
|
1
|
1
|
1
|
设计艺术学院
|
1+1
|
2
|
2+1
|
3
|
3+1
|
材料工程学院
|
2
|
2+1
|
3+1
|
4+1
|
5+1
|
土木工程学院
|
5+1
|
6+1
|
7
|
7+1
|
8
|
纺织服装学院
|
2
|
2
|
2+1
|
3+1
|
4
|
信息工程学院
|
8+1
|
9+1
|
10
|
10+1
|
11
|
汽车学院
|
1+1
|
2
|
2+1
|
3
|
3
|
环境工程学院
|
1
|
2+1
|
2
|
2
|
2
|
外国语学院
|
0
|
0
|
0+1
|
1
|
1
|
海生学院
|
1+1
|
2+1
|
3
|
3
|
3+1
|
经济学院
|
0
|
0+1
|
1
|
1
|
1+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
|
1
|
1
|
1
|
1
|
数理学院
|
4
|
4
|
4
|
4+1
|
5
|
合计引进人数
|
8
|
8
|
7
|
7
|
6
|
总人数
|
62
|
70
|
77
|
84
|
90
|
注:表格中9+1表明是现有9人,加号后面表示当年引进1人,其余同。根据以上规划,16年引进8人,17年引进8人,18年引进7人,19年引进7人,20年引进6人, “十三五”期间合计引进36人。
(八)主要举措
1. 完善实验室建设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
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调整成立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实验室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建设,提高实验室管理和运行效率。在实验室管理模式上:鼓励搭建公共实验平台,跨学科平台,打通教学与科研壁垒,同时进一步加强学院实验中心建设,实行集中管理,同时加强实验室制度建设,使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在运行模式上:强化体系建设,完善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保障机制,建成规范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人性化的开放服务体系,多元化的信息沟通体系(实验室安防监控与门禁管理系统、大型仪器设备共享资源系统、校内用户信息系统、校外用户协作系统、……)、科学化的政策导向体系。
2. 突出重点推进优质实验资源建设
与学科专业建设相匹配,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本科教学,使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占比60%以上。保证优质实验资源建设,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依托学科优势,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推进学生学习向自主式、个性化、研究型转变,构建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探索性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 “十三五”期间,将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实验课程内容整合,重点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实验精品课程和实验教学成果,出版一批列入国家规划的实验教材,同时,加强实验教学资源库建设,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提供有力支撑。
3. 促进实验资源的开放共享
推行网络信息化管理。以数字化校园整体建设为契机,创新管理手段,推进实验教学资源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建成实验耗材管理、设备维修管理等网络管理平台。引入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对实验室建设、实验队伍建设、实验教学管理、实验用房管理、实验室开放运行管理、实验日常运行经费使用以及仪器设备信息等方面的计算机管理,实现实验室管理的过程控制,从而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推进教学实验室绩效评估。根据《盐城工学院实验室绩效评估办法和实施细则》,对照实验室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要求,开展实验中心年度实验室绩效评估,将评估结果与实验室管理岗位编制分配方案、实验室投入依据、实验室先进个人评选等直接挂钩,充分调动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
促进实验室开放。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探寻实验室开放运行的有效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以各类各级的学科竞赛、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毕业设计(论文)等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为载体,同时扩大课内实验项目开放的试点覆盖面,努力促进教学和科研资源的开放共享,努力提高实验室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的开放层次和实际开放效果。设立实验室开放专项基金,推行本科生自主开放实验项目,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力度。
4. 政策保障、经费支持,多方筹措、拓展空间,加强各类实验平台建设和实验用房建设加大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确保实验室规划建设资金落实到位。新增教学经费优先用于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建设。根据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教学、科研各类各级实验平台设备净设入达1.5亿元,其中学校教学、科研设备费投入4000万元,国家产教融合工程设备专项7000万元,各级示范中心专项、品牌专业建设专项、协同中心专项、中央财政平台专项、各类科研重点实验室建设专项、校友资源、校企共建等各类专项经费4000万元。“十三五”期间,学校新建产教融合工程技术中心的产业发展研究院大楼共④万平米,建设资金1.2亿元,其中国家产教融合工程基建投入8000万元,学校自筹资金4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