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未来·聚焦2035”高等教育论坛22日在西安举办。论坛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背景,聚焦人工智能时代下高等教育如何提升一流国际化人才培养和人才创新能力,围绕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培养高端应用型和复合型创新人才,探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网络化、开放式协同创新生态等重要议题,探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兴起下高等教育的变革趋势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
据介绍,重大科技创新正在引领社会生产新变革,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发展及应用,将不断重塑教育形态。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认为,在强化素养教育的基础上,未来的人才培养会向两端发展。“一端,即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大学所致力于发展的以培养专业精英为目标的培养体系;另一端,则是培养能够站在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基础上,通过整合和创新,开拓新行业或者引领新行业发展的行业精英。这些行业精英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备行业知识,还拥有出色的整合能力、创造性以及管理与实操能力。”他说,目前对于后一种类型的人才,全世界尚未出现成型的培养模式。
“西交利物浦大学在太仓建设西浦创业家学院就是要在相关理论基础上,通过实践去探索出这样一种培养模式。”他表示。
圆桌论坛环节,以“中外合作办学为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启示”为题,从大学管理者、基础教育专家、国际化教育体验者、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专家等不同角度分享了多视角的观点。
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校长钞秋玲表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任务之一就是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而中外合作办学正是目前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的最深层次。西交利物浦大学历经13年发展,西浦的国际化办学持续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提升。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2019年6月22日,详情请点击http://www.chinanews.com/sh/2019/06-22/88722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