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建设

作者: 陈亮   审核人: 宋青   文章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9-11-01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使命。回顾与反思高等教育70年的发展历程,其价值取向、管理体制以及发展方式上分别呈现出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有限互动,政府主导与社会多方参与的有限开放、效率优先与兼顾质量的共意并举等特征。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新的发展使命与责任意识,在深入推进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期,我们需要以实际行动切实提高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水平,关注高等教育的“成人之美”价值,注重提升高等教育本身的内涵,优化高等教育内外部治理结构,探寻符合高等教育内生性发展规律的治理模式。

切实践行人本主义的育人价值观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社会活动,提升人参与高等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是关键。高等教育作为传播高深知识的重要学术场域,需要将知识的高深气质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探寻人生意义的实现路径,促进学生形成自我认同的价值观。艾伦·布卢姆(Allan Bloom)指出,“自我是灵魂的现代替代品,自我更多地是一种感觉而不是理性,而且首先被定义为其他人的对立面……人是一个真实的自我,不是虚妄的意识,也不是被教会、国家和公众的观点异化了的自我”。在新时代的沃土中,高等教育是富有生命气息的种子,播撒了新的希望,学生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中应该充满自信,明确自己为何选择读大学、如何读以及将来报效祖国。

基于此,以生为本的人本主义育人价值取向应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转向。高等教育治理主体应在交往对话过程中承认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把培养他们的思想素质、专业知识、身心素质作为根本目标,促使他们形成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培育他们健康心灵秩序,建立师生交往共生机制,在交往互动的实践过程中启发学生心智,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健全人格,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融合起来。此外,随着大数据信息时代的来临,高校需要制定多样化的课程方案、教学实践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来提升信息时代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高校需要努力探索出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扩大学生参与评价的话语权。

构建互信互赏的高等教育评估监督机制

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离不开高效的评价与监督。构建互信互赏的高等教育评估监督联动机制,有助于平衡多方利益诉求,有效规避高等教育“治理失灵”现象。基于信任的高等教育评估监督联动机制,是通过主体间的平等信任关系,在合作共赢的对话中达成对高等教育的治理共识,要求各治理主体能够在反思与交流中建立权利共享、责任共担的利益表达途径。彼此间信任的程度越高,高等教育共治的效果越好,权力得以规制的效果也就越好。

整体而言,需要建立高等教育权力的多方制约机制,提高高等教育治理的效率。其一,激发市场参与高等教育对话的活力,有效监督政府的权力。在善治的格局下,确保市场作为一股外力参与到高等教育竞争中,营造宽松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促使其在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中发挥关键作用;引导高校面向市场办学,增强高校办学的自主创新能力,接受市场的评价与监督,切实做好政府权力让渡工作。若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能够真正将权力下放,通过合法分权、合理让权等方式激发市场参与高等教育办学的活力,形成相互信任的合作共赢体,确保高校的独立法人地位。

其二,建立社会第三方高等教育评价监督共同体。善治导向下的高等教育能否实现常态化发展,需要社会各方的监督与问责,发挥主体能动性。建立社会第三方高等教育评价监督共同体,旨在基于高等教育善治治理体系目标,以质量发展为前提,充分论证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价细则,从外部利益者的角度问责高等教育的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客观公正性,避免政府权力的肆意僭越。社会第三方高等教育评价监督共同体主要来自高等教育外部力量,包括民间专业性的教育评估组织机构、专业性的高等教育学会以及社会公民等,与高等教育内部治理共同体相分离,确保评价监督与问责的公正性与公平性。

其三,增进高校与其他主体间的交往与合作。高校是高等教育发展最为关键的力量,也是高等教育实现增量式发展的动力源泉。增进高校与其他主体间的交往与合作,也是践行社会多方主体反馈评价监督结果最好的方式。高校与其他主体在互动共生的交往环境中,围绕高等教育内部治理结构如人事编制、经费划拨与使用、人才培养以及科研产出与应用等方面进行公开交流,倾听多方主体的评价意见,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修正问题,提高多主体参与高等教育治理的效率,能够最大限度释放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能量。

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水平

党的十九大以来,高等教育已逐渐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高等教育发展保障体系与内外部治理结构。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成为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方向。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凝聚的是学术共同体不断探索真理、追求真理的精神,推动着高等教育朝着科学发展的方向迈进。

其一,坚守大学的科学发展使命。科学发展是大学面向世界办学的一种和谐伦理精神指向,蕴含的是全面、绿色、可持续的开放包容情怀,形塑着大学教育教学价值观。基于此,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扎实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认真贯彻“新时代高教40条”“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等政策精神,始终将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能力作为高等教育长足发展的关键,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方法,构建师生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生态系统。

其二,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教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对于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未来的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上,高校需要在增强教师国际化水平、提升教师专业内涵建设、提高教师幸福指数等方面重点发力。在增强教师国际化水平层面,高校需要加强国际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以项目交流来增进校际之间的学术合作,通过互派教师进修、邀请知名外籍专家来华讲学、中外学术项目合作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水平。在提升教师专业内涵建设层面,高校需要鼓励教师形成内生于心的教学学术气质,为教师创设和谐互动的教学与研究氛围,努力形成学术共同体教研模式。在提高教师幸福指数层面,高校应在精神与物质方面做好双重保障,给予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确保教师能够将热情、激情倾注在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中,努力提升教师的生活幸福感、教学幸福感与研究幸福感。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20191024日,详情请点击http://www.cssn.cn/xspj/jgpj/201910/t20191024_5019875.shtml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中路1号 邮政编码:224051
盐城工学院发展与改革办公室、高等教育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