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远,衢州学院院长
新建本科高校在提升我国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支持所在区域发展、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新建本科高校存在办学趋同、人才培养同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脱节等现象。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发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要求,新建本科高校应该用敏锐的眼光准确感知和预见变化,将适应技术创新、融入技术创新、引领技术创新作为贯穿办学的主线,培养新技术应用人才。通过明确人才培养新定位,实施多主体参与的人才培养新途径,建立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新体系,形成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新系统,这既是解决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变革要求不匹配现实问题之需,也是实现新建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时代之要。
明确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新定位,培养具有较强的新技术运用、推广、转换能力的人才。新建本科高校培养新技术应用人才,需要将其定位与学校层次和办学任务紧密结合,以“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为导向,以“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为旨归,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提升新技术成果市场价值为根本,形成具备设计、融合和集成思维,具有技术发明的应用者、创新产业的改革者、创新理念的实践者的人才定位,培养具有较强的新技术运用、推广、转换能力的人才。
明确实施多主体参与的人才培养新途径,打造多维度的产教融合载体。新建本科高校具有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天然禀赋,拥有区域内最卓越的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本,通过集聚区域内相关主体,将与新技术相关的研究成果与区域内资源、人员、技术、管理、文化等全方位进行实质性深度融合,搭建人才培养产教融合载体,形成多主体参与的产教融合共同体,以解决人才培养结构性供需失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新建本科高校通过博士工作站、企业研究院、行业研究所、产业创新综合体、产教融合联盟等形式,与相关主体“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和产业化链条”,将人才培养纳入新技术应用的具体环节,通过发挥产教融合的天然跨界性,形成“企业出题、教师析题、学生答题”的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路径,将最新服务企业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通过与企业联合开发新技术应用课程,将企业生产一线的实际需求转为教学内容。
明确建立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新体系,将同质化的知识“单向”传授向多面型“培养”转变。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变。新建本科高校需要以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作为培养根本,将提升新技术与产业融合作为人才培养主线;将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单向”体系,改变为具有针对性的以增强新知识吸收能力、提升新技术应用水平、强化新价值塑造思维的多面型人才培养新体系。通过倡导“用明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学生、为未来服务”的人才培养新理念,开设与新技术相关的通识新课程;建立大数据、工业机器人等新专业,建立实施“实训、研发、创新创业”一体的新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同类型地方高校联盟,建立“项目导师制”,搭建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培养学生发展能力,持续打造优良校风学风,实现人才精准培养。
明确人才培养新系统,形成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新建本科高校培养新技术应用人才,需要明确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通过改善人才培养环境,激发人才培养体系活力,要站在区域产业发展的前沿,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将新技术与区域内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突破点,以地方高校服务区域发展中遇到的企业难题、产业瓶颈为抓手,加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力度、加强学科竞赛项目与实际问题的贴合度,拆除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技术研发、应用之间的“篱笆墙”,将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作为“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在新技术、新成果应用于生产过程中实现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完成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精准对接。
新建本科高校主动把握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培养新技术应用人才,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是坚决落实教育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是真正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企业转型升级、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转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年4月6日第05版,详情请点击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0-04/06/content_578155.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