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多年辉煌历程。在党和国家的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指引下,我国不断突破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和体制障碍,从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高等教育“统得过死,包得过多”弊端入手,逐步推进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就业体制改革,进而深入到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体现国家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保障。
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具有中国特色。一是政府主导高等教育改革。政府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制定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任务、步骤和重点突破口,并通过教育理念创新、法律法规建设、政策和经费驱动,引起制度创新需求,促进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二是发挥市场的作用。市场是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推动力。三是坚持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创新。理念创新是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先导。
在研究内容上,需要围绕“中国特色”主线,从历史背景、基本制度、办学理念、政治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对中国高等教育制度进行综合的研究。一是对中国近代大学发展、民国初期大学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制度的变革进行研究,明确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从哪里来”。二是对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基本制度进行研究,包括高等教育类型和学制、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学位制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教学评估制度,明晰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基本关系和基本结构,以及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方向。三是对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进行研究,比较系统地阐明中国高等教育的制度安排、体制安排,高等教育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高校的设置、职责及彼此隶属关系,以及政府、高校、社会的基本关系。
在研究方法上,需要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从而阐释中国高等教育制度“本土特色”建立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性。一是运用教育哲学观点,对立德树人、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产学研合作办学等办学理念、人才培养体制进行分析,阐释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活动所依赖的文化土壤,以及各级各类人才培养活动之间的关系。二是运用教育经济学观点,对中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资源配置中政府与高校和市场“三位一体”的关系、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分析,从而阐释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三是运用教育社会学观点,从育人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方面,对影响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四是运用制度演化理论观点,探讨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过程中政府、大学、市场的作用以及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性和表现形式,从而阐明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是一种全方位的改革与发展,并呈现出阶段性与连续性,处于渐进式的动态发展中。
开展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有利于全面深化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年3月2日第07版,详情请点击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0-03/02/content_576473.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