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大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作者: 焦以璇 董鲁皖龙 梁丹   审核人: 宋青   文章来源: 中国教育报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23-02-0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

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存在哪些短板?如何加快培育大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培养一支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完善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高校聚集了全国80%以上的社科力量,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力量。根据现行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截至2021年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共8个学科门类,28个一级学科。

然而,一些专家表示,虽然从学科规模、研究队伍等指标看,我国已经是世界哲学社会科学大国,但是与我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相比,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学科内涵发展、学术创新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总的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是根本。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看来,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学理念,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强烈的创新意识,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致力于研究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问题。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如何培养学生立足中国实践思考问题的能力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课题。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认为,文科教育必须强化价值引领,要立足国情,了解中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与西方国家有哪些不同,中国面对的“真问题”是什么,要引导学生从中国社会实践的历史与过程中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国情观念、政策眼光和大局意识。

山东大学校长助理、本科生院院长曹现强注意到,目前有的高校越来越象牙塔化,越来越学院化,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相当程度存在“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尤其是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明显的欠缺。

2022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从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思政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材体系建设等5个方面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育人功能。

“对重大的现实问题都需要从基础理论的角度去破解,要引导哲学、历史学、文学等专业的学生潜心研究、扎实积淀,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臧峰宇认为,要加快培养高质量的文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构建强基博识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本硕博一贯制培养。

培养出哲学社会科学有用之材,就要有好的教材。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执行院长苏长和坦言,目前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还是短板,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和学术前沿成果及时充实到教材中,体现到课堂上,融入教学实践各环节,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机制,还离不开评价体系的改革。多位专家表示,文科人才培养与理工科相比,具有长周期、见效慢的特点,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应该建立更加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的评价机制,给予研究者更加宽松的环境。

“必须改变急功近利的评价方式,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评价根本标准。”苏长和认为,要进一步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评价体系,更好地探索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深度融合。

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光礼看来,哲学社会科学本质上是难以定义、量化和归因的,因此不可能用一套客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去衡量其思想价值与深远影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必须坚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采取定性与定量相融合的学术共同体评价。

开放学科边界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

2021年,一门横跨哲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对话类课程“‘哲学+’的视界”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推出,课程涉及“正义与道德”“经济与管理”“技术与世界”等14个现实议题。

“比如,回答现代性是否具有双重维度?现代化道路的曲折是否不可避免?如何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开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专题,由哲学、历史学和经济学3位教师展开对话。”臧峰宇表示,这门课试图将哲学思考作为各学科间进行对话交流的基底,在引导学生对重要现实议题进行哲学深度反思的同时,开拓学科视野,增加现实关怀,让理论联系实际。

随着现代社会问题日益综合化复杂化,应对新变化、解决复杂问题亟须跨学科专业的知识整合,推动融合发展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必然选择。2019年,教育部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其中新文科建设则是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交叉融合,培养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家。

事实上,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为代表的新科技正在使一些传统的文科专业出现专业危机。“以前翻译工作完全靠外语人才完成,现在有了人工智能‘翻译官’,能解决基础的翻译需求。”北京理工大学语言工程与认知计算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助理教授李洪政认为,文理交叉对教师多学科的知识背景有较高要求,而现在很多文科教师是在相对单一的学科背景下培养起来的。此外,一些文科专业的学生对学习技术存在一定程度的排斥心理。

为此,李洪政建议,在教学内容上,把编程、统计等技术类课程列为部分文科专业的必修课;在教学方式上,创新文科的教学手段,更加注重人工智能技术在文科教学中的运用。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洪捷坦言,长期以来高校人才培养以学科为基础,以学科为重心的管理体制会强化学科之间的界限,即使有教师愿意进行跨学科研究,常常也会面临许多组织上和制度上的障碍。“关键是在注重学科基础建设的同时,为大学内部学科之间的合作与整合创造更多制度性条件。”

采访中,多位专家表示,学科交叉融合涉及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配备、教学资源建设等诸多环节,各院系协调合作是关键。高校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打破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创造有利于复合型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育人机制。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一些高校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围绕国家安全、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等领域搭建“双一流”跨学科重大创新规划平台,并成立交叉科学研究院统筹发展;山东大学构建“考古+”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集通识课、学科基础平台课、专业课、实践教学于一体的多样化课程体系;北京大学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支持不以“署名文章”和“到院项目”进行绩效考核,吸引了一批交叉学科师资人才在各个交叉平台上进行科学研究和指导学生。

“任何高等教育的改革,如果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都很难有真正的成效。”陈洪捷建议,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建立跨专业、跨学院的虚体研究中心,中心以特定的跨学科研究项目为核心,以3年或5年为期,随项目结束而终止;大学中还可以设立双聘教授职位,鼓励一名教授在两个不同的院系授课和指导研究生。

面向国际舞台培养讲好中国故事的人才

冰墩墩因其可爱的造型一跃成为世界“顶流”、冬奥会智慧餐厅的高科技令外国运动员大为惊叹……今年2月举行的北京冬奥会为国家形象展示提供了绝佳窗口。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摆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紧迫课题。

“面对新的国际舆论环境,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强研究、研判,在未来的大国关系或大国博弈中掌握话语权,变被动为主动。”程曼丽说。

苏长和坦言,在讲好中国故事上,目前哲学社会科学界还存在不少短板,一是心态上“取经”心态多,“传经”底气不足;二是思维方式上用英美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讲中国的发展故事多,真正用中国理论讲述中国故事的少;三是讲好中国故事局限在讲“中国”故事,还缺少中为外用的能动思维,将中国的道理融汇到讲别人的故事中扩大中国理论影响力。

要改变这一局面,需要培养一批能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的未来领袖人才。以参与国际组织人才为例,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认为,当前,相关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仍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短板,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国家的需求,特别是缺少既具备优良专业背景、了解我国国情,又能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未来可以掌握话语权的高素质领袖型人才。

“目前我们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比较注重专业知识和技术技巧方面,比如外语能力、写作能力、新媒体的使用等。但在国际视野、国情意识和整体价值观等战略层面上的培养还比较薄弱。”程曼丽建议,构建复合交叉的人才培养体系,以“专业+”为基础,培养知识广博、通晓中外的跨文化研究与传播人才。

吕建则建议,探索建立“本科—研究生”的长周期培养机制,在本科阶段仍以专业背景学习为主,从遴选出的有潜质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外语(不仅是英语)能力培养,以及中国国情、国际政治等方面的课程训练。在研究生阶段,着重围绕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等进行相关学习,通过中外联合培养和建设全外语课程体系,加强国际化的实战训练和实习实践。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深入,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国际传播的主体。程曼丽认为,行为、行动是话语及叙事体系的重要支点,这方面的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所有涉外及“走出去”的机构与人员所从事的都是跨语言、跨文化的工作,需要对所在国宗教信仰、政策法规、社会习俗有所了解,并且建立起个体与国家形象的关联意识。

“要深化通识教育改革,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高质量通识教育,树牢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家国意识、人文情怀、国际视野。”曹现强介绍,山东大学建立了特色鲜明的“三层次、七模块”通识教育体系,特别开设了国际组织类通识课程,拓展政治、文化、社会、历史等通识课程模块,鼓励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年11月25日第01版,详情请点击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2-11/25/content_616962.htm?div=-1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中路1号 邮政编码:224051
盐城工学院发展与改革办公室、高等教育研究院 版权所有